地方志說
  文德路,自古是書香興盛之地。北宋慶歷四年(1044),受中原文化教育風氣影響,廣州創立州學,後數易其址。紹興三年(1133)州學遷至番山附近(今市一宮、孫中山文獻館、廣州第十三中學一帶),俗稱“廣府學宮”。學宮東西兩側各有一條小街,東邊為府學東街。清代以前,廣州街道狹窄。1918年,廣州市政公所成立後,拆城牆築馬路,擴寬街道。府學東街擴建為馬路,並分兩段:北段為文德路,長630米,寬15米;南段為文德南路,拆珠光通津及三水碼頭大街建成,長470米,寬11米。
  在科舉制度盛行的清代,文德路以東修建廣州貢院(今廣東省博物館一帶),時有號舍5000間,為兩廣地區舉行鄉試場所。由此帶旺文德路一帶裱字畫,賣古董、書籍和文房四寶的店鋪。遇上科舉考試之年,數千考生流連於街市,或選購珍品,或欣賞古玩,一片繁榮景象。民國時期,此處設有私立統計學校、私立崇德中學等6所中學,翰香樓、研經閣、開明書店等10家書店和廣東歐美同學會等10多個文化團體。新中國成立後,全省檔次最高、名家薈萃的文化團體——省戲劇家協會、省舞蹈家協會、省音樂家協會、省美術家協會、省作家協會均匯聚於此。20世紀80年代以來,歷史悠久的文化街既保持了中華傳統文化風貌,又融進了東西方現代文化的精華,成了嶺南屈指可數的老字號文化專業街。
 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常國光
  從城隍廟出來順著騎樓,自然而然地走進文德路,身處一片字畫的世界。
  從中山四路蜿蜒至沿江中路,自北向南,文德路儘管不如旁邊的北京路聲名響亮,但它仿如文質彬彬的儒生,餘韻和氣質自內而外。在廣州城中,很難再找到一條街道,像文德路那樣——在千百年間對文房四寶執著的鐘愛;在史海鉤沉里對油墨畫香矢志不渝的堅守。
  重新勾勒文德路的線條,藏身字畫街和學校的深處,秉政祠、鳳和書院舊址、番山亭、城隍廟以及著名的萬木草堂,一幕幕歷史畫捲重現眼前,在喧囂的鬧市闢出一處秘境,恍如隔世。
  府學東街今安在
  沿著文德路的脈絡,向東行有萬木草堂、番禺學宮和廣州貢院;向西行,有大、小馬站的書院群;南行則是南園詩社。沿文德路縱深,這一帶還有秉政祠、鳳和書院舊址、無著庵、番山亭、城隍廟以及著名的南越國宮遺址,讓人大開眼界,不愧被外界譽為與北京琉璃廠、上海城隍廟和南京夫子廟齊名的文化街。
  與北京路一樣,文德路是一條呈南北走向的道路。這裡是廣州歷史悠久的文化街,沿路歷來有古玩文物、古籍字畫、陶瓷、字畫裝裱等商店。
  關於文德路名字的由來,要從宋朝說起。據記載,文德路是以前廣州文教的中心區。路西是赫赫有名的番山舊址——古木參天、荒煙蔓草,南漢皇帝曾在山上修築宮苑,後來宋軍攻陷城池,燒為廢墟。宋紹聖三年(1096)在廢墟上興建廣州府學,又稱廣府學宮,規模十分宏大,從市一宮到十三中,都屬學宮範圍。很多廣州人都叫它夫子廟,因為學宮裡有一座氣象森嚴的大成殿,供奉著萬世師表孔子和七十二賢牌位。學宮東西兩側各有一條小街,西邊叫府學西街,東邊叫府學東街。府學西街至今尚存,寬僅四五米,可以想象,府學東街當年大概也相差無幾。
  在1918年大規模城市改造運動中,府學東街被擴建為15米寬的大馬路。因為在文明門東邊有一條文德里,擴路時就借用了文德里的名字,命名為文德路。關於這段故事,現代人知之甚少,而文德路的前身文德里則藏身於文明路幾家甜品店的身後,籍籍無名。
  番山亭中憶“九思”
  廣州古稱番禺,以有番山禺山得名。禺山在北京路,番山則位於文德路上的孫中山文獻館(現中山圖書館舊址)里,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“番山雲氣”便是此處。番山上建有番山亭,此亭歷經千年滄桑,建了又毀,毀了又建,一直保留到今天。
  據記載,省立中山圖書館的南館原在文德南路,原聚賢坊內、清水濠畔,是蜚聲四海的南園詩社舊地。1929年,當時的市政府在文德路再建一座市立“國父紀念圖書館”,由廣東建築師林克明設計,在學宮翰墨池原址上奠基興建,1933年建成,就是保留至今的中山圖書館孫中山文獻館。
  中山圖書館孫中山文獻館除了孫中山先生的雕像外,館內關於國父的資料已經搬去魯迅博物館。圖書館後面,沿著一條小路,一排石階映入眼帘——總算找到番山亭的蹤跡。
  這是一座翻新的六角亭,高40釐米的台基上,六角攢尖頂,三面設臺階,其餘三面砌築欄桿。門口豎起一副對聯,左聯:接學宮一脈書香,右聯:崇廣府前年道統,橫批右書體:番山亭。一塊石碑刻有文言文對番山亭來源有所介紹,翻譯為白話文大致為:北宋紹聖三年(1096),廣州知州在番山這塊風水寶地上,建起州辦學府。自此一直延續到清末。宋代羊城八景“番山雲氣”,就是指這裡林木蔭蔽,東南環水產生的景緻。到了南宋淳熙年間,在這個山丘上,築起了一個亭子,定名為九思亭。九思,乃出《論語·季氏》:君子有九思,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問,忿思難,見得思義。以“九思”來命名此亭,築亭者顯然是要人們銘記孔子的箴言,凡事都要九思,不要魯莽。
  學宮儒生何處尋
  文德路最為輝煌的時代要回溯到廣府學宮。元明清時代,學宮歷經戰亂幾度興廢,規模一度十分宏大,被稱為“嶺南第一儒林”。
  事實上,學宮起初不在文德路,而是光塔路。宋慶歷(1041—1048年)中,皇帝下令興學,廣州在西城番市(今光塔路一帶)利用舊孔廟作學校,後經數次遷徙。宋紹聖三年(1096),學宮遷到城東南的番山(今廣州市十三中校園內)下。而後,又增建御書閣、亭齋泮池、觀德亭。
  廣府學宮其實還是廣州最早的官立圖書館。明黃佐《廣東通志》記載道,廣府學宮御書閣建於乾道三年(1167),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廣州最早的藏書之所,可以看作是廣州有官立圖書館的濫觴(起源)。註重偃武修文的宋代印刷術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可以大批量印刷圖書典籍,因此當時的官學、書院如能得到皇帝頒賜的標準的印本是莫大的榮耀,都會建御書閣(樓)予以珍藏,並供士子們借閱。經多次擴建,宋代廣州府學已頗具規模,成為“嶺南第一儒林”。
  清順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間,廣府學宮歷經波折,幾度重修、擴建。咸豐七年(1857),府學毀於戰亂。同治元年(1862),知府李福泰等發起籌款修建,按原來規模修葺一新。到了上世紀50年代,由於籌建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(市一宮),廣府學宮原有建築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房被逐步拆除,學宮建築現已不存在了。
  1999年編的廣州市志捲十四簡單記述了廣州府學當時的科舉盛況:科舉考試分歲、科兩種,歲考每年一次,錄取名額為:廣州學宮取廣州生36名,東莞、寶安各2名,共40名。番禺、南海兩縣學宮各取20名。這也許最為貼近府學內部情況的資料了。
  字畫風騷數百年
  文德路還是廣州書畫藝術品的專業街市,有“廣州畫廊”之美稱,滿街均是裝璜頗為精美的字畫和工藝品。如果喜歡時尚前衛的風格,可以挑選一些複製西方名家的油畫或抽象畫;如果對中國傳統情有獨鐘,眾多的中國山水畫或嵌玉藝術畫。此外,廣州文物總館坐落於此,文物、古玩相關行業也在配套發展。
  因廣府學宮緣故,明清時期,全省文人來省城會考都來文德路,當時文德路附近遍佈數十家文化書院。到了近代,這裡知名的書店、古玩、文具店多達40餘家,如文華閣、玩文齋、萃經堂等,就像現在學校門口開店買賣文具類似,因教育興起而發展。
  文獻資料顯示,文德路字畫街興起的其中一個原因是18世紀廣州“外銷畫”的出現。從康熙五十九年(1720)起,被今天的繪畫界稱為“外銷畫”的藝術品開始在廣州街頭出現,地處廣州珠江北岸的文德路出現了一間又一間專售外銷畫的商鋪。特別是從18世紀中後期開始,在廣州珠江北岸的文德路、西關十三行等經營中西貿易的範圍內,出現了一間又一間專售外銷畫的商鋪。
  清代至民國年間,文德路一直是書香之地。裱字畫的、賣古董、書籍和文房四寶的店鋪,鱗次櫛比,成行成市。康有為辦萬木草堂有三個地方,其中一個就是廣府學宮裡的仰高祠。民國時,廣法學院、留法學會、中德學會、律師公會、大同中學、北大同學會,都先後設在學宮之內。
 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7年裡,文德路仍然是充滿文化氣息的街道。當時廣東省文聯大樓就在文德路,音樂、戲劇、美術協會等在那裡設了辦公機構。
  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,文德路上的書畫商業復興,以出售裝飾工藝品較多。如今的文德路一帶又成為廣州市經營古玩、字畫、陶瓷、裱畫的文化市場,盛況比起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,以經營字畫、文物及裝飾工藝品為主的鋪面更是有幾百間。
  記者手記
  風雅中尋路廣州
  文德路始源廣府學宮,千百年間,學宮的興與廢,毀與建都與這條路休戚相關。在歷史的長河裡,文德路經歷朝代變遷、社會變革甚至時局動蕩,但她依舊佇立在城隍廟前,波瀾不驚,蜿蜒著軀體,承載一代又一代的學子以及這座城市的風雅氣節。
  想起了《紐約客》記者彼得凱斯勒“尋路中國”的經歷,在他考取中國車牌的7年裡,從東海之濱沿長城的印跡一路向西。這段駕駛之旅,讓人們看到一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中國,正在蓄勢待發的中國。尋路不在於駕駛樂趣,而是在宏觀命題中的微小敘事,人的經歷展示變革的實質。
  效仿彼得凱斯勒,我們尋路廣州,文德路或者成為首選。廣府學宮的舊址上大媽正跳廣場舞,番山亭旁孩童在借閱兒童讀物,城隍廟裡年輕的小道士低頭“大戰”手機游戲……一路貫通古與今,在這裡,可以笑看風流世事,可以靜靜緬懷光輝歷史。
  重新梳理文德路的脈絡,這條氤氳著自古而來深厚文化氣息的書畫長廊,路上景緻在不斷毀壞與重建,見證著不同時代的數度巨變,編織出令人悲喜交加的劇目。走在文德路,重新發掘廣州味道——倒不是舌尖上的快意,而是精神上的滿足。
  街坊聲音
  在文德路賣畫更像文化交流
  如果撇除文化的元素,從商業角度衡量文德路,字畫一條街與很多專業集市一樣,面臨著區域競爭加劇、消費低迷的困境。這裡的商家不如這條街般古舊,他們多是從外地過來,甚至是大約十年前,在文德路字畫集約發展後才搬到此地。
  1987年成立的永利算是這條街的“老人”,店主張一峰把一樓的民宅改成畫廊,裡面全是各式各樣的油畫和水墨畫。最初,張一峰和妻子從香港買來明星畫,然後複印買賣。這種複印畫大受歡迎,引來全國各地的客商,各路人馬瘋狂追捧。被壓抑多年的消費需求在文德路算是直觀體驗。“那時賣畫真是不得了,地位很高,買家想來搞批發還得請我們吃飯,請求永利優先發貨。”張一峰說,當時人民幣還沒有百元大鈔,最大面值只是10元,很多人都是現金交易,一沓一沓鈔票送過來。“以前說是萬元戶很厲害,就是那時我們日流水已經十多萬。”他說,清點後用兩個紅白藍尼龍袋提去銀行存儲,幾乎把銀行的櫃臺嚇倒,真是“黃金時代”!
  伴隨市場的開放,明星畫越發普遍,張一峰夫妻決定從韓國引入畫框製作,“引入韓國技術做不鏽鋼框,很受追捧,我們為此還開辦了小作坊,一天最多是出貨三小貨車”。永利的帶領,文德路開始興起畫框製作,發展至今,木框、鐵框、不鏽鋼已是隨處可見。2000年後,市場興起複古風,永利與很多畫廊一樣,重新銷售西洋畫,競爭的白熱化令畫廊不斷尋求與知名畫家合作。經營的高峰過後,在張一峰看來,文德路畫廊更像是文化的交流,而不是純粹的生意。
  策劃:薑玉龍 黃小晶 譚亦芳 鄭佳欣
  統籌:鄭佳欣 陳文敏
  撰文: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
  攝影:南方日報記者 梁文祥
  ■分享地名背後的故事
  您是否瞭解,您身邊街道背後不為人們熟知的故事和歷史?您是否還記得,這座城市的街巷曾經帶給您記憶和感動?寫下它們吧,與我們一起分享這份記憶與情懷。
  我們期待您,與我們,與城市,一起分享您的故事。
  請@南方日報或投稿至信箱gzdmgs@126.com。
  掃二維碼瞭解更多地名背後的故事。  (原標題:古代儒林 千年風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epgdjjhwjj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